广西北海南珠市场隶属北海市国资委北海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应该算是国有控股的一家市场。这个市场建立建立至少有将近30年了。一共有300多个摊位,主要经营成衣、箱包和鞋等。
在2010年4月23日,北海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发出《关于实施南珠成衣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的通告》,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的通知北政府办2010-63号要求,综合考虑市场销售淡旺季节尽量利用淡季时间做好消防改造,确保经营户最大利益,经研究,决定2010年5月中旬起利用1个月时间对南珠成衣市场实施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清场时间为2010年5月10日前,南珠成衣楼所有经营户必须于5月10日起亭止一切经营活动,并按要求全部撤离经营场所,以保证及时实施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确保市场能如期复业。二南珠成衣楼经营户在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期间停止缴交市场摊位费等一切费用。如需要办理工商、税务报停等手续,中心协助出具相关证明。三、经营户应从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的大局出发,撤场时不得随便破坏市场用电设施及拆除铺面内装修材料。四市场整改后,中心确保做到成衣市场每一位经营户都有铺位经营,不把经营户推向社会,具体复业时间另行通知。
截止到现在7月14日,整个市场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并没有如期重新营业,乃至导致了南珠市场300多摊主的多次集体上访事件,并曾惊动北海市政府、公安局、国资委等部门,然而事情至今仍没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
经过改造后的市场据摊主们说,每个摊位面积比原来的减少2-3平米,店铺之间的过道也比以前狭窄了,导致的结果无疑是总的摊位数增加。这样的后果显而易见,作为摊位主一方,摊位面积的减少必定会导致衣服的摆放数量减少,间接影响生意。作为市场管理方而已,总摊位数的增加意味着摊位费的缴纳必定增加,多余出来的摊位也自然为管理方提供给熟人亲戚等提供了基础。而从所谓的消防角度来说,过道变窄难道会有利于消防安全?各种利弊、得失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其实对于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的摊位主而言,这种消防整改后的结果想必是他们意料之中的,这种行为他们除了忍气吞声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而引起事件矛盾继续恶化的导火索是北海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又发出的一个通告,大致意思是每位摊位主缴纳3万元的押金,才能重新参与竞标重新开业。这个通告强烈的激起了摊位主的不满,并导致了事件事态的一再扩大。在此,提出几点引起大家的思考。首先,摊位主已经签订了《南珠市场成衣楼摊位租赁合同》,在合同仍旧存续期间,管理方能否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不缴纳能单方取消合同?第二,3万元的押金,所谓押金就是押,并不是交纳。可是摊位主们一致认定,这3万元交出去就压根别想拿回来。因为在好几年前市场管理方也曾提出过交200元的押金,然而当初的市场负责人已经调离,现在当摊位主拿着200元押金条再找市场要求退还时,得到的答复是,当初谁收你们的你们就找谁要去。200仅仅是小数目,拿不回来就拿不回来了,权当破财消灾。可是现在是3万元的大数目,对于一般的普通家庭来说3万元可能一年都赚不到吧?倘若摊位主们把这3万元都交出去了,等过个5年,10年,负责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钱到底找谁去?第三,300多个摊位,每个3万,就是9百多万。这笔钱存到银行,每年的利息会落到何处,9百多万中究竟会有多少落入各个政府部门所谓的头头的腰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也正是这笔利润、这笔利益导致了北海市政府各级部门的“不作为”、“软作为”,甚至“假作为”。第四,南珠市场的摊位主们有几个是有钱的,据说有的是一家人就靠这一个摊位养活一家人,供小孩读书,这样的霸王规定真不知道出规定的负责人有没有良心?!
因为这个通告,300多个摊位主多次向市场管理方解释、协商,得到的是一句又一句蛮横的答复,有本事你们闹去阿,我的老师是北海市政府**秘书长。可见,地方的官官相护黑暗到何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更多的是为了争一口气,300多名南珠市场的摊位主到北海市政府门口静坐表示抗议。为解决这个事情,北海市多个部门联合南珠市场管理方召开会议,会议过程省略,因为本人并不在现场,据说有60多岁的老爷爷说到气得晕倒,最后或许也有领导的场面话,大意就是本着社会稳定和谐的精神要协商协商再协商呗。经过这个会议以后,事隔几周,市场管理方再出了一个通告,大致就是摊位费**钱到**钱的交3万,**到**钱的交2.5万,这样分了一个等级,“押金”变成了“保证金”,并且要求全体摊位主签订一个补充合同,条款中规定,如果有客户在你的摊位吸烟一经查处扣2000元等等所谓的霸王条款,自然而言为扣完保证金建立了“合法、合理”的依据。同时要求所有摊位主在1周内重新签订合同,不然就收回摊位。同时,对于摊位竞标还订了一个1250的最低竞标价。截至到现在,这件事情仍然毫无起色,300多名摊位主心中憋了一口气到处上访,去国资委、去市政府。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并没有多少文化的群体,他们的唯一感觉就是悲愤、不公、委屈。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能看到北海市政府的软弱无力,到今天各个政府口对于上访的群众是推委,甚至出动公安巡逻“镇压”,或许这当中有多少利益的分配,无人而知。对于处于北部湾开放大好时机的北海市,对于一座新兴的开放的城市,市场秩序如此的混乱,群众上访事件的再三发生,政府门口天天围绕着一群哭哭啼啼的群众,公安的出动只为了对抗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我真不知道北海何时能真正称之为沿海开放性城市。这个事情解决不好,政府官员何谈“为人民服务”,何谈“以人为本”,何谈“科学发展观”?
在2010年4月23日,北海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发出《关于实施南珠成衣市场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的通告》,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的通知北政府办2010-63号要求,综合考虑市场销售淡旺季节尽量利用淡季时间做好消防改造,确保经营户最大利益,经研究,决定2010年5月中旬起利用1个月时间对南珠成衣市场实施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清场时间为2010年5月10日前,南珠成衣楼所有经营户必须于5月10日起亭止一切经营活动,并按要求全部撤离经营场所,以保证及时实施消防安全隐患整改,确保市场能如期复业。二南珠成衣楼经营户在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期间停止缴交市场摊位费等一切费用。如需要办理工商、税务报停等手续,中心协助出具相关证明。三、经营户应从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的大局出发,撤场时不得随便破坏市场用电设施及拆除铺面内装修材料。四市场整改后,中心确保做到成衣市场每一位经营户都有铺位经营,不把经营户推向社会,具体复业时间另行通知。
截止到现在7月14日,整个市场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并没有如期重新营业,乃至导致了南珠市场300多摊主的多次集体上访事件,并曾惊动北海市政府、公安局、国资委等部门,然而事情至今仍没得到合理合法的解决。
经过改造后的市场据摊主们说,每个摊位面积比原来的减少2-3平米,店铺之间的过道也比以前狭窄了,导致的结果无疑是总的摊位数增加。这样的后果显而易见,作为摊位主一方,摊位面积的减少必定会导致衣服的摆放数量减少,间接影响生意。作为市场管理方而已,总摊位数的增加意味着摊位费的缴纳必定增加,多余出来的摊位也自然为管理方提供给熟人亲戚等提供了基础。而从所谓的消防角度来说,过道变窄难道会有利于消防安全?各种利弊、得失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其实对于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的摊位主而言,这种消防整改后的结果想必是他们意料之中的,这种行为他们除了忍气吞声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而引起事件矛盾继续恶化的导火索是北海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又发出的一个通告,大致意思是每位摊位主缴纳3万元的押金,才能重新参与竞标重新开业。这个通告强烈的激起了摊位主的不满,并导致了事件事态的一再扩大。在此,提出几点引起大家的思考。首先,摊位主已经签订了《南珠市场成衣楼摊位租赁合同》,在合同仍旧存续期间,管理方能否提出这样的要求,如果不缴纳能单方取消合同?第二,3万元的押金,所谓押金就是押,并不是交纳。可是摊位主们一致认定,这3万元交出去就压根别想拿回来。因为在好几年前市场管理方也曾提出过交200元的押金,然而当初的市场负责人已经调离,现在当摊位主拿着200元押金条再找市场要求退还时,得到的答复是,当初谁收你们的你们就找谁要去。200仅仅是小数目,拿不回来就拿不回来了,权当破财消灾。可是现在是3万元的大数目,对于一般的普通家庭来说3万元可能一年都赚不到吧?倘若摊位主们把这3万元都交出去了,等过个5年,10年,负责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钱到底找谁去?第三,300多个摊位,每个3万,就是9百多万。这笔钱存到银行,每年的利息会落到何处,9百多万中究竟会有多少落入各个政府部门所谓的头头的腰包,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也正是这笔利润、这笔利益导致了北海市政府各级部门的“不作为”、“软作为”,甚至“假作为”。第四,南珠市场的摊位主们有几个是有钱的,据说有的是一家人就靠这一个摊位养活一家人,供小孩读书,这样的霸王规定真不知道出规定的负责人有没有良心?!
因为这个通告,300多个摊位主多次向市场管理方解释、协商,得到的是一句又一句蛮横的答复,有本事你们闹去阿,我的老师是北海市政府**秘书长。可见,地方的官官相护黑暗到何处。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更多的是为了争一口气,300多名南珠市场的摊位主到北海市政府门口静坐表示抗议。为解决这个事情,北海市多个部门联合南珠市场管理方召开会议,会议过程省略,因为本人并不在现场,据说有60多岁的老爷爷说到气得晕倒,最后或许也有领导的场面话,大意就是本着社会稳定和谐的精神要协商协商再协商呗。经过这个会议以后,事隔几周,市场管理方再出了一个通告,大致就是摊位费**钱到**钱的交3万,**到**钱的交2.5万,这样分了一个等级,“押金”变成了“保证金”,并且要求全体摊位主签订一个补充合同,条款中规定,如果有客户在你的摊位吸烟一经查处扣2000元等等所谓的霸王条款,自然而言为扣完保证金建立了“合法、合理”的依据。同时要求所有摊位主在1周内重新签订合同,不然就收回摊位。同时,对于摊位竞标还订了一个1250的最低竞标价。截至到现在,这件事情仍然毫无起色,300多名摊位主心中憋了一口气到处上访,去国资委、去市政府。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作为一个并没有多少文化的群体,他们的唯一感觉就是悲愤、不公、委屈。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上能看到北海市政府的软弱无力,到今天各个政府口对于上访的群众是推委,甚至出动公安巡逻“镇压”,或许这当中有多少利益的分配,无人而知。对于处于北部湾开放大好时机的北海市,对于一座新兴的开放的城市,市场秩序如此的混乱,群众上访事件的再三发生,政府门口天天围绕着一群哭哭啼啼的群众,公安的出动只为了对抗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我真不知道北海何时能真正称之为沿海开放性城市。这个事情解决不好,政府官员何谈“为人民服务”,何谈“以人为本”,何谈“科学发展观”?
这个事情解决不好,北海市政府何谈“创先争优”?汗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我为北海市政府悲哀,对北海市将来的经济发展疑惑,对300多名有理却无处诉,拿着一纸合同却无能为力的摊位主表示同情。还好,当我毕业的时候我没有回北海,不然也许我也会沦落成一群乌合之众。
推荐阅读
2003年2月18日区领导同意恢复采石生产,等我修好道路、买来机械、平好土地、办妥证照、建好矿区之后,5月30日区政府命令停止生产。接着强行挖倒房屋、铲光采石场让我负债累累、倾家荡产,我上访6年不给赔偿,面对如此>>>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个体户的无奈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10304/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