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改为‘死缓’,值得欢欣雀跃吗?”面对首批创业板公司大股东承诺年内不减持的做法,上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尖刻地评论道,在他看来,“大小非”已经成为A股市场上最大的做空力量,他们减持与否,仅仅是时机的问题。
另一位从事大宗交易套利的私募基金经理最近则是忙碌了不少,对他们而言,创业板大规模解禁潮的临近则意味着更多货源的输出。
相比三年前创业板开板之初“十年磨一剑”的风光与追捧,在创业板临近三周年之际,它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是不安和恐慌。
真洪峰还是假洪峰?首批创业板公司“大非”来袭,A股能够抵挡住几级风力?
“大非”来袭 市场提前反应
今年10月30日,创业板将迎来“3周岁”生日,但让市场恐慌的是,这意味着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将进入全流通时代。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规定,创业板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36个月内不得转让,而到10月30日这36个月期限即将到期。
根据深交所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2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上市的 28 家公司限售股解禁数量总计11.17亿股,以9月21日收盘价计算,涉及市值141.65亿元。28家公司解禁股份中有3.77亿股为高管持有,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以及董监高股份管理规则规定,该部分解禁中有较大比例仍须继续锁定。
综合以上因素,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实际可流通的限售解禁股份有8.32亿股,涉及市值91.39亿元,占28家公司总市值和创业板的比例分别为9.74%、1.09%。
此外,12月25日,还有8家创业板公司限售三年以上的股份解禁。因此,年底以前共有36家公司限售股解禁,涉及13.42亿股,市值163.9亿元。其中,实际可流通股份9.47亿股,市值102.03亿元。
Wind数据统计显示,10月份创业板解禁数量达到32.45亿股,解禁市值为447.42亿元。而在2010年~2013年,每月平均解禁市值为169亿元左右,2012年每月平均解禁市值为112亿元左右。
“创业板天量解禁市值给本已疲弱的市场形成较大心理压力,早在10月30日来临之前,市场已经提前反映解禁抛压预期,形成提前兑现的群体行为。”恒泰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周胤杰指出。
统计显示,在9月1日~9月25日期间,位于创业板减持榜前五位的乐普医疗(300003.SZ)、翰宇药业(300199.SZ)、顺网科技(300113.SZ)、佳士科技(300193.SZ)、海兰信(300065.SZ)重要股东的减持金额均在5713万~1.17亿元之间,而4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累计减持金额高达7.43亿元。
与此同时,从9月12日起,创业板全板块出现大幅度下跌,截至9月26日收盘,创业板指数从9月12日最高766.52点已经累计下跌了13.70%,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6.18%。
而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此次的创业板解禁数量也将是创业板月度解禁数量的高峰,未来的几次解禁高峰分别是2013年8月份20.42亿股的解禁量以及2014年3月31日16.35亿股的解禁量。
历次解禁洪峰冲击有限
虽说此次创业板“大非”来袭是创业板成立3周年以来最大一次解禁洪峰,在熊市中,投资者更是谈“减”色变。但是,解禁潮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从创业板三年来前两次关键解禁时刻来看,解禁潮对于整体板块短期走势影响也并不明显。
2010年2月1日,创业板在开板之后迎来首批28家公司的新股解禁潮,涉及解禁数量为1.22亿股,解禁市值49.54亿元,据统计,上市后参与28家公司网下配售的机构账面浮盈约为21.24亿元。
在首次解禁压力之下,创业板的“破发潮”也自此拉开序幕。2010年2月1日,8只创业板股票以跌停价开盘,而星辉车模(300043.SZ)率先跌破发行价,成为创业板出现的第一只“破发”股,同一天下午,台基股份(300046.SZ)也跻身创业板破发的行列。随后,创业板破发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首批之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也陆续上演股价跳水,并跌至发行价以下。
但是从短期看,首次解禁潮并未对28家创业板公司造成冲击,在首次解禁之后一个月内,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股价平均上涨了15.10%,两个月内的平均涨幅达到38.59%,同期上证指数的涨幅分别为2%和3.30%。
在2010年11月1日创业板一周年之际,除宝德股份(300023.SZ)外的创业板首批27只个股面临着11.14亿股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压力,解禁市值高达319.89亿元。并且,一周年解禁的这批限售股主要持有者为创投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市场看来,“小非”博取价差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创业板面临巨大抛压。
而3个月前一周年的解禁大潮就给创业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当时上证指数涨幅已经达到30%的情况下,创业板指数仅上涨了16%,明显弱于大盘。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也由起初的110倍跌到了10月底的80倍左右。
但是,解禁潮袭来之后,创业板反而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暴跌,从2010年10月中旬开始,创业板一路走强,到12月20日,创业板指数更创下了1239.60点的历史最高点。
长江证券策略研究小组经过研究分析后也指出,从历史上看,解禁潮对整个创业板及中小板的冲击有限,但是根据减持规模的不同,不同行业所受影响的程度会存在差别,其中电子、计算机会较为明显。
长江证券策略研究小组指出,根据中小板的解禁经验,截至2011年末,共有305家中小板公司存在大股东解禁行为,解禁公司数增长的高峰期发生在2008~2009年。简单地从市场收益的角度来看,解禁前后,公司相对收益为正的个数占比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甚至略微上升,解禁前3个月是47%,而解禁后3个月为50%。
解禁延期,市场是否买账?
就在创业板解禁洪峰给市场造成巨大恐慌之际,32家创业板公司在国庆长假前紧急发布公告,大股东主动延长股份锁定,涉及27.83亿股,市值约384.44亿元。
台风暂缓过境,但是对于创业板大股东拍着胸口的承诺,市场是否买账?
周胤杰就表示,本次32家创业板公司大股东联手延期解禁,将对市场的恐慌情绪起到大大缓解的作用。本轮创业板的暴跌已经先期消化解禁潮的压力,因此延期许诺一出,必将带来市场的情绪回稳,降低紧张气氛影响。
就在公告发布之后的9月27日,创业板指数的确稍缓了紧张气氛,上涨了2.34%。
“这种自律行为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持股权在他们手里,早晚会解禁套现利润,低廉的持股成本,加上流通盘小,随时都成为其股价上行途中的定时炸弹,从而始终为其留下心理负面影响,进而抑制股价活跃。”上海私募基金经理陈晓阳认为,此举缓解解禁压力有限。
推荐阅读
乐普医疗、国民技术、华谊兄弟被抛售额最多 随着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大非”解禁洪峰的临近,前期表现相对强于大盘的创业板指数也出现了补跌现象。补跌的背后是市场预期限售股解禁后对市场的抛压将会增大,于是各路>>>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创业板解禁:洪峰暂缓过境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20929/87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