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录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利于资本进入

作者: 来源:未知 2012-12-28 19:33:32 阅读315次 我要评论 直达商品

  论坛上,多位学者和企业家纷纷提到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几年中势必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但由于文化消费水平、各细分行业特性的不同,产业发展也将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二三线城市要量力发展文化产业

  张东辉 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根据我们在一线的感受,现在全国上下普遍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但是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泡沫。因此为了去除文化创意产业内的泡沫,提高专业化水平是重中之重。

  一些二三线城市,没有经过调研和考察就兴建超豪华、超过当地消费水平的文化中心,实际上建成以后是由财政纳税人承担维护保养和日常运营,文化中心也没有孵化出太多有内容的东西。

  例如去年某地,刚刚翻新完自己的剧院,同时在离剧院不太远的地方,又盖了一个文化中心,里边又落成了一个新剧院。我们调查后发现,当地的常住人口、观众的消费能力,以及每年演出安排和市场价格,甚至连一个剧院都养不活。不注重市场调研和实际市场容量,而盲目发展文化产业,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三位一体

  殷秩松 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董事长

  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是三位一体的发展导向,如果只谈一个,或者只注重某个方面,那么一定会走偏。 集约化讲的是把有限的资源汇聚到一起,所有的产业资源都应该得到合理配置。集是往一块汇集,约是节约、公约。如果没有集约化的目的和能力,就谈不上规模化。

  然而,对于专业化的解读,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是发展全产业链好,还是发展专业化好?在海外,不论是人才还是资本,都是在项目中被合理配置的,而不是被固化在某个公司里。这就好比在好莱坞,你不会听说某个演员被华纳签约了。

  所以,我认为,未来的文化产业将是项目主导制,让各种产业要素合理配置,而不是让要素局限于某家公司。因此,为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专业机构、中小型企业的扶植。

  文化消费呈现专业化趋向

  赖阳 北京市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文化消费作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规模上应该朝着社群化的方向发展。消费者在未来会根据各自的喜好,形成一个个相对“窄众”的圈子。

  以前,在国外大概有20%的产业项目,能得到80%的人感兴趣。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今这个比值已经倒过来了,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窄众产业的发展。

  以前人们的主要消费都是温饱消费,文化消费比例较低。现在人们的文化消费已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今我们进到一家旗舰店后,首先看见的是品牌博物馆,展示品牌文化公司历史,而不再只是一个产品的销售点,这样一来,人们对企业品牌就会有很好的认识。文化休闲项目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社区、商业场所中。如主题餐厅上演特色剧目,供客人们边吃饭边看演出,将文化和商业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规模化不仅指体量庞大

  皇甫晓涛 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产业规模化,不等于把企业单纯做大,比如说美国华尔街、好莱坞做得很好,但它不是一个企业。组织生产力、文化产业企业的资本承载力主体是个体群组织,不是单个的巨头也不是微小的群体,而是个体群的关联体。北京会所很多,成立会所联盟做艺术品或演艺都有很好的市场空间和附加值。像个人的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如果成立联盟会比单独发展更优越。现在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是精细化、融合化、新兴市场化。

  文化产业的亮点是跨界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规模化。文化加科技、文化加旅游、会展加交易、创意加设计、艺术加工艺会使文化产业迸发更大的活力。除此之外,文化产权与版权经济的结合,会展等新型业态与产业的结合,都是不能被忽视掉的。  


  推荐阅读

  精英荟萃探讨投融资新趋势

12月26日,第七届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在北京商报大厦举行,数十位资深企业家、投融资界人士及学者出席了论坛。嘉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投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及行业在2013年的发展趋势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利于资本进入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21228/93394.html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我的评论: 0人参与评论
验证码: 匿名回答
网友评论(点击查看更多条评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自媒体专栏

评论

315

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