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2亿辆私家车,租车公司共有约300万辆”。一嗨租车创始人章瑞平告诉记者。
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以2011年底的数据,私家车保有量超过7700万辆。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以下简称“罗兰贝格”)统计,2011年中国租车市场的车队规模为21.5万台。
两相对照,是否可以简单推理出,中国的租车业还有很大很大的空间?
看好租车业的投资人,包括已经投了租车企业的PE人士,多少持有这样的逻辑:“美国大的租车公司最多的有百万辆,前几家是几十万辆级;中国还停留在万辆级。所以集中度差了很多倍。两国空间是差不多的。目前租车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大家都愿意牺牲点眼前利益来换市场占有率。”
但还有相当部分PE投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列举了N个不投资租车业的理由,概括下来就是,中国的租车市场和美国非常不一样,所以在美国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未必这么成功。
神州、一嗨试图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做出有中国特色的公司;而更新规模也更小的瑞卡租车、车速递,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是本地服务行业,城市间的协同性小多了,他们更像餐饮、超市这样的连锁业态:先做有限几个城市,瑞卡租车更是以4000辆车布局两个城市;而不是迅速在全国铺开。
上述租车公司都未曾全面盈利,但外资公司安飞士却已经率先盈利。它的诀窍是:80%的客户为企业客户,有专门的渠道稳定的销售淘汰下来的二手车。
这些新兴租车公司,终极目的都指向全国性租车公司。这样一个混战的局面,到底谁将笑到最后?安飞士加大B2C市场时,会否难以保持盈利佳绩?神州和一嗨,能否像它们的美国同仁一样,得以一统天下通吃全国性租车公司的好处?
租车业:中美大不同
曾有人在微博上讽刺:“国人研报标准结论:美国A产品人均消费XX,而中国人均只有X,所以中国有十倍增长空间。不知道反过来说,美国投资者们会不会认可,比如:中国结婚人群买房率为80%,美国只有20%,所以美国房屋需求量仍有4倍增长空间;中国人均白酒消费量XXX,美国只有X,所以美国白酒需求量仍有百倍增长空间?”
这句话原本针对的是A股已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的简单类比;那么,投资租车企业的PE机构,是否犯了同样的错误?
这就见仁见智。所以,从一开始,租车业就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行业。
常见的反对意见有:美国主要是商旅客户,周一到周五出租率高;中国的商业往来很多都有接送,主要是散客自租,周末出租率高,一周五天赚钱的商业模式,跟一周两天赚钱的商业模式自然不一样;中国的城际交通很发达,需求会不足。
章瑞平、车速递租车(上海车速递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都表示,本地客户,比异地租车的客户比例更高。
鼎晖创投副总裁吴子烁,为一嗨租车的投资人,他的心态代表了部分租车人的心态,部分解释了上述现象的存在:“美国不少人城际交通都租车来解决,但在中国,高铁很方便,大家乘高铁就行了,更多还是市内交通需要租车。但如果我去一个没去过的城市,又是出差,我都不会租车,毕竟对路况不熟。可能像杭州这样很熟的城市,我会租车。”
这样的现象,不仅说明了目前中国人租车的需求弱于美国人,在曹晖看来,还有其他解读:租车是个本地服务企业,城市间的协同效应较小,不一定非要布局成全国型租车公司。既然用户从上海到合肥是坐高铁,只有在上海、合肥市内活动时才租车,那么完全可以在上海、合肥,各自选本地的租车公司,如果后者有更多网点、更便利的话。
城市间协同效应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全国性租车公司客户黏性的强弱。如果用户有在上海借车却想在其他城市还,就非得选两地都开店的租车公司不可;如果只是同城借车、还车,那么用户的黏性就弱很多:比如我们完全可以在上海时去联华超市购物,在北京时去物美超市。
车速递成立于2009年,目前有1300辆车,曹晖布局了6个城市:北上广深、苏州、杭州。他观测还是这些城市对租车的需求最强。
更为极端的是瑞卡租车。瑞卡同样成立于2009年,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不少外部融资,发展速度较车速递快很多,目前已经有4000辆车。一嗨租车在这个车辆数时,已经布局了多个城市;瑞卡租车却只做广州和深圳,还从已开店的成都撤出。
瑞卡租车首席执行官李春田表示:“神州两万辆车的时候是铺到了88个城市,我们两万辆车的时候最多不能超过8个城市。”——这可以更明确的看出,瑞卡租车并非受限于车辆数,而是它的战略,从一开始就跟神州、一嗨不一样。
章瑞平承认了这些不同,表示“中国和美国的需求不一样,需求的方式不一样”。言下之意是,两地可以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盈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12年初,神州租车向美国SEC递交IPO申请,未能成行;一嗨租车在更早时候曾宣布2011年要去IPO,结果后来没有声响。
虽然多位已投资租车企业的PE人士都声称不急着上市,不急着盈利。目前可以为了市场规模而先不要利润,但长期来说,它们都需要一张更健康的、可以对投资人交代的财务报表。
罗兰贝格执行总监张君毅告诉记者:“2012年,乘用车租车市场的总额超过220亿元。其中比较多的是长租,短租是新兴市场。以2011年底的数字为例,约60亿左右是短租,140亿左右是长租的,租30天以上即为长租。按照车队的渠道来说,我们估计2012年底,整个租车市场长租和短租在一起,大概是26万辆。我们对未来市场增长比较乐观,总体来说,年增长18%-19%左右。”
神州、一嗨们,主要是在这60亿的短租市场鏖战。长租市场,目前主要还在全国各地的本地租车公司手中。
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容量很大的市场,但目前竞争业已颇为激烈。如果未来行业持续高速发展,会不会有更新的竞争者加入继续低价策略?如果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放慢速度,那么市场上目前的玩家,还是要考虑如何盈利?
曹晖对这一点颇为乐观。他发现自己的客户中,大约有一半客户需要发票。“这样的客户不会对10块钱特别敏感吧?目前99元一天是很常见的价格,10块钱可以影响到10个点,可以说就是很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与全行业价格战相辅相成的另一个现象是:这些租车行业的主打车型,以低价车为主。车速递旗下的车,平均市场裸车价为9万元左右,75%的客户租市场价11万元以下的车;一嗨租车的车辆,平均市场裸车价约为10万元——这还是一嗨租车有相当部分企业长租用户的前提下,后者租车会稍微高端些。
推荐阅读
据国外媒体报道,普华永道和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近日发布了2012年度全美风险投资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风险投资拿出265亿美元进行了3698次投资,投资金额同比下滑10%,交易数同比下滑6%。 投资额上大多数行业均>>>详细阅读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122/256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