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几次创业经历让他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定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然后去找到解决需求的手段,而不是先有手段再去想需求。“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教育一个市场很难,但是市场已经存在,你要去想怎么更好地解决它。”
他在想清楚食神摇摇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之后,用了3天时间就把产品做出来了,然后没过几天便拿到了红杉资本的投资。“在城市里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困惑吃什么、去哪里吃的问题,如果随时随地可以用手机‘摇一摇’的方式找到餐馆,一定能满足很多人的需求。”吴世春对自己的想法很自信。去年底,食神摇摇已经有了1100万激活的用户,每天活跃的用户达到了70万,这都证明了他搭建的模型是合理的。
“这个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吃饭这件事上不像年纪大的人那样,先有目标再去吃,而是随机性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场景、口味喜好为他们进行美食推荐。而对于一些商旅人士,他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当地的特色菜和特色餐馆,我们就会告诉他排名前十的小吃是什么。”
这类用户需求的确是刚性需求,吴世春的目标就是如何把相对应功能的用户体验做好。“如何帮用户更有趣地找到餐厅,摇一摇只是一种方式。”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延伸,吴世春的团队正在尝试更多不同的方式。
而最根本的依然是对潜在需求的挖掘。比如“组局”这个功能,此前并没有多少应用可以实现它,但却有着一个庞大的市场,下游服务商也有很多对应的产品,只是缺乏信息的匹配。
食神摇摇的崛起已经引起了巨头的“注意”,与大众点评关于侵权的官司,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去争辩,但有一点显而易见,食神摇摇这种“信息贩子”注定会触及巨头的利益。这也是该商业模式最大的缺陷之一,在达到如此量级之后,吴世春需要去思考如何去定位这个可大可小的东西。
链接:
这类应用都是“摇”一族,但核心其实是让得到信息的方式更加个性和有趣。前期会因为前台设计的巧妙得到一些猎奇的用户,而是否具有持续性的关键是后台信息的匹配度。类似的应用还有摇摇购等。
伊特:美食界的Siri
伊特会越来越了解用户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这款APP被称为“美食界的Siri”,它可以非常聪明地回答你很多关于吃的问题。此外,这个团队正在数据挖掘上做着尝试,他们希望通过O2O的商业模式让一些零碎的数据更有价值。
和伊特同类型的APP有很多,下厨房、豆果等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但相对于餐馆推荐、优惠券等其他美食题材,菜谱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空间不大的题材。那伊特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伊特的团队同时经营着一个已经运营了五年的菜谱美食分享网站——美食杰,他们很早便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的势不可挡,而本地服务又天生具有移动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但当时菜谱类APP的门槛已经很高,如果只是单纯地把美食杰的内容搬到手机上,很难会有新的突破。创始人兼COO邵珠光和他的团队将注意力锁定在了语音识别上,当时i-Phone刚刚推出Siri,语音识别是一个非常时髦的技术元素。
不到半年的时间,带有语音识别功能的伊特便上线了,用户一下子觉得很新奇。当你问出“今天吃什么”、“宫保鸡丁怎么做”、“该怎么挑西红柿”之类的问题时,伊特都会迅速给出答案。
其实它的一些颇具人性化的小设计后来都成了不错的卖点,比如它提出的“美食属性”的概念。用户第一次进入应用,要先做一次关于自己美食喜好的测试。测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伊特之后为不同用户推荐美食的准确度。
用户首先要选择家乡(这样才能选出最符合口味的菜系),接下来的选择还有荤素偏好、喜欢吃哪些动物的肉及哪些部位的肉、喜欢吃的蔬菜、喜不喜欢喝汤、喜欢的加工工艺(油煎、爆炒、烤等)、最后是个人美食偏好(西餐还是中餐)等。把这些属性都填写好之后就会生成一张个人美食属性表,伊特会据此为用户提供可能感兴趣的菜谱。
还有一个功能叫“智能组菜”,就是输入你家里现有的食材,伊特会推荐给你用这些食材可以做成哪些菜。就地取材,这是很多都市白领潜在的需求。
邵珠光和他的团队现在正努力去了解他们的用户,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数据小组,专门了解用户问到但却没有答案的问题,然后及时将答案加上。邵珠光很清楚,了解用户需求的渠道和方式越多,伊特提供的信息才会越有价值。
对于伊特来说,数据才是它的生命线,这是个不难做又难做的事。不难做的是当数据足够多时,一些难以发现的需求会自己显露出来;但难做的是当一个产品加入太多的商业元素时,它又如何持续地去保持数据的纯粹呢?
链接:
菜谱式的APP很难做,就是因为变现方式不明显。O2O离钱最近,肯定是它们梦寐已求的变现方式,但这同时意味着需要进入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它们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基于菜谱向线下导流量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区别于其他的渠道。类似的应用还有下厨房、豆果等。
推荐阅读
近日,业内人士期待的新三板业务规则以及个人投资者参与的门槛尘埃落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新发布的业务规则中,明确规定个人投资者须有300万元以上证券资产才可以参与新三板投资,参与门槛较高,而机构>>>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衣食领域创业者:将小个性变成流程化产品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218/25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