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
很多人在手机上都装有天气应用,但是很少会有人特别注意它。作为国内下载量最大的天气应用,墨迹天气在几天前迎来了第1亿次下载。墨迹天气的创始人金犁日前向腾讯科技分享了他对天气应用的理解和自己的创业感悟。
以下为金犁口述:
我先简单讲一下我的工作经历。我2005年毕业,是大连交通大学。毕业以后去了埃森哲做了一年半。之后来到北京加入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干了不到有半年。那个创业公司没有做起来,就去了塞班参与研发塞班操作系统。后来做了一年多塞班被诺基亚收购了,然后并购到诺基亚又工作了一年多。
辞职创业
我在诺基亚工作的时候想给国人做一些有意义的软件,就在业余时间做了这款墨迹天气。墨迹天气做了半年就有100万用户了,于是我就自己出来做了。
不过辞职这件事我也列了一个单子来权衡利弊。诺基亚其实待遇什么都不错,但是让我很郁闷的是没有成就感,因为当时诺基亚放弃塞班了,我写的代码本来是两年后会用上了,结果全废了。
因为当时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我就想,出来最坏的情况就是失败了再找一份工作。那也没什么。而且当时我对产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出来以后其实基本生活开销很低,我还一下胖了20斤,因为成天在家待着。我出来的时候还有两个朋友一起,不过他们后来都离开墨迹天气了。
创业遭受的质疑
虽然天气是一个大众应用,但还是经常有各种声音来质疑我。比如一些投资人就直接说我们这个做不起来,没有门槛,谁想做一下子就能做起来。
实际上我也自我怀疑过,创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怀疑的过程。
我觉得任何一个应用都是有门槛的。比如说迅雷,我觉得他就是有门槛,比如说以前的Flashget也很火,但是为什么迅雷能够做得这么好,它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后来很多公司去做迅雷相同的业务,也没有做过迅雷。
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吧。这件事既然是我挑起来,我觉得应该继续把它做下去。
我们做天气应用有三个考量,第一是必须联网才能用的,这样才有互联网的特性;第二我们想做一个大众需求的,所有人都会接触到的,而不是一个小众。比如说有很多软件是比较小众,比如说违章查询,那个只是针对开车的人。第三个我们想做用户使用频次比较高的,比如说天气就是。
另外一个质疑是,互联网上天气就没有这么多的访问量,为什么移动互联网会有呢?
我认为,PC上的天气软件一个是弱需求,就是天气是需要随手看的。手机随时可以看到天气,而且是跟插件相关的。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把这个天气做得很精致。
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一直在塞班,所以有塞班很多技术积累。其实我们在技术上不输给竞争对手的,比他领先一截。比如说我们在塞班上做成安卓一样的动画体验,然后我们可以省流量,我们UI很炫。
有意思的是,我们当时的竞争对手是天气通,现在它被新浪收购了,但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去年天气通声音比较大,新浪花了很大资源去投入。另外,Go天气,UC桌面也跟我们有竞争。在塞班时代,UC桌面用户比我们多。
从塞班转到iOS和Android
我一开始做墨迹天气的时候移动操作系统还是塞班最大,不过我很看好安卓和iPhone,我觉得安卓和iPhone会起来。但是我没有放弃塞班,因为保有量还是最大的。
我们转Android比较幸运,我有一个老同学想做安卓,就把他请过来,帮助我们做安卓研发。
iPhone比较郁闷。我们是2011年5月份发的iPhone 版,为什么?那么晚发iPhone是因为找不到人。实在是最后不能忍了,就我们自己学着做的。
我觉得Android和iOS对于我们来说各有利弊。安卓的好处是它有插件可以放在上面。它没有系统的限制,比如说我可以做定时的云播报,直接让它响起来会传至后台。比如说我给用户定时地发天气提醒,比如说定时地发短信的天气预报。
这里要澄清一下,有用户质疑我们为什么要读取联系人权限,实际上我们那个权限就是有一个功能,就是给用户定时地发天气提醒。是点对点发短信,所以我们要自动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有这个权限。这个权限也是我们比较吸引人的一点,有的女生说,有一个男生定时都给我发短信,非常感动。后来她装了墨迹天气之后发现,原来墨迹天气自动发布。
安卓不好的地方就是适配很麻烦,各种分辨率。而且基本所有的手机都自带一个天气,所以替换掉更难。需要比它做得好很多才行。
iOS不好的地方是限制比较多,比如说我定时给你发短信肯定是不行的。它还有默认天气在状态栏里面。不过这个做的比较简单,功能也很单一。另外,因为它用的是国外的数据,我们用国内数据,更准。iOS的好处是渠道单一,只要维护App Store 基本上就可以了。
天气类应用的打磨
天气应用最重要的就是准确,但除了这一点,没有其他核心竞争力。准确其实就是数据来源,大家也都可以做到一样。
既然数据都一样,那么用户体验就很重要。这个可能很难说清楚。可能就是用户看一看,比一比,你的特别好看,我看你的很舒服,很流畅,我喜欢,那我就用你的。更多是感觉上面。
当然,好看、交互、稳定性等等,这些都是用户体验的元素,所有的元素都要考量。我们其实在皮肤上做的很多,也有很多人帮我们来做皮肤。现在下载量最大的皮肤都过千万次了。
当时是在论坛里面发皮肤,后来我们出了皮肤工具,大家可以随便做,很简单的一个工具,拿一个图片放到后面,然后拖一拖,把你要想的元素放进去。一点打包上传皮肤了,传上去就可以给人下载。很多人愿意动手的,他觉得我做的皮肤很好的,我要让别人用。他看到每天下载数量在增加,他会很开心。
推荐阅读
[ 和第一次创业相同的是,龚海燕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新的冒险;和第一次创业的不同之处是,这次她有了更为充足的资金以及经验 ] “有人评价说你是女强人吗?” “当然,我从上学到做企业都十分要强,什么事都努力做>>>详细阅读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308/26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