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一向喜好跟风的A股投资者近日可能对此有了切身的感受。从年初的3D打印、涉脑以及智能眼镜,到最近的4D打印、辉钼、可燃冰,号称高科技的“新概念”轮番登场,相关个股依次被爆炒,但在几日游行情之后却套住了不少投资者。
市场人士表示,与政策导向的主题投资不同,A股玩上高科技绝大多数都有“乱炒一通”的嫌疑,这些新技术在国内只是个概念,涉及的公司顶多沾了个边。其概念炒作背后多是游资在推波助澜,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
高科技概念股逆势狂飙
消息面利空昨日再袭A股,沪综指一蹶不振收出五连阴,盘中创下近两月新低。然而大势的不振却无碍高科技概念在二级市场的炒作,三大概念在A股市场交相辉映,与股指的弱势与蓝筹股的疲态均形成了鲜明对比。首先发威的是可燃冰概念,日本经济产业省3月12日宣布成功从可燃冰中分离并取出甲烷气体,是全世界首次成功从海底采集甲烷气体,一时间A股可燃冰概念大爆发,准油股份率先涨停,江钻股份、中海油服等个股也纷纷大涨。在这之中,江钻股份是亚洲最大、世界先进的钻头研发和制造基地,准油股份据称能够结合动态监测资料研究应用提供各项油田稳产、增产措施和提高采收率等配套技术服务。
其后“不老药”概念也逆市上涨,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正在测试部分新药,如果成功或许能让人类活到150岁,新药将在5年内上市。消息一出引起各方关注,与抗衰老“沾亲带故”的A股公司也立即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尖峰集团,其子公司天津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主打产品葡萄籽提取物也是抗衰老的产品,于是被冠以“抗衰老”概念的建峰集团连续数日逆市大涨。
最新上位的还有G蛋白偶联受体概念,在3月11日举行的2013年皇后镇分子生物学会议上,中美科学家联手成功解析了世界上首个B型G蛋白偶联受体,据称这有望为2型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疾病带来更多的新药物。A股市场与G蛋白偶联受体概念“沾边”的天马精化及复旦复华昨日均逆势大涨,前者盘中最大涨幅达到了8.21%,11.60元的股价也创下了半年多新高。
今年以来高科技概念炒作线路
信息时报记者梳理后发现,今年以来,A股市场炒作的“高科技”概念高达9个之多。
“3D打印”概念:1月中旬启动,英国杂志称“3D打印”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航重机、海源机械、宏昌电子等股价均翻倍;
“涉脑”概念:1月30日启动,美斥巨资绘人脑图,龙头股复旦复华3个交易日大涨逾三成;
“智能眼镜”概念:2月22日启动,谷歌即将推出智能眼镜,龙头股康奈特连续3天涨停;
“机器人”概念:2月25日启动,比尔盖茨预言机器人世界,三丰智能4个交易日大涨37%;
“4D打印”概念:2月28日启动,“4D打印”亮相美国加州举办的TED大会,法尔胜、圣莱达、西部材料、博云新材、博威合金出现5股同时涨停的盛况;
“辉钼”概念:3月11日启动,辉钼柔性芯片诞生,“辉钼三英”新华龙、洛阳钼业 、金钼股份同上涨停板;
“可燃冰”概念:3月12日启动,日本宣布成功分离可燃冰,准油股份两个交易日大涨11%;
“抗衰老”概念:3月12日启动,英制药巨头研制抗老新药有望延寿至150岁,尖峰集团连续两个交易日逆市上涨近7%;
“G蛋白偶联受体”概念,3月13日启动,中美科学家联手成功解析了世界上首个B型G蛋白偶联受体,天马精化昨日盘中最大涨幅达到8.21%,股价创半年多新高。
被炒个股“躺着也中奖”
在这三大“概念”之前,A股在最近两个月来已经被3D打印、4D打印、智能眼镜、涉脑、辉钼、机器人等高科技光环所笼罩,相关“新概念”个股轮番登场。
其中最无厘头的当属3D打印以及其“进阶版”4D打印概念。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一篇“3D打印技术代表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它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文章,将全球市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3D打印概念股上。自今年1月中下旬集体爆发以来,3D打印已纵横两市一个多月,平均涨幅接近30%。板块龙头中航重机股价最高涨了2.8倍,海源机械涨了2.4倍,宏昌电子也接近翻番。
就在3D打印概念还处于一锅乱炖之时,4D打印概念又横空出世。2月底美国加州举办TED大会,新技术4D打印成为焦点,此后即在A股掀起了一轮“4D打印”概念炒作热潮。被市场盛传与4D打印概念相关的法尔胜、圣莱达、西部材料、博云新材、博威合金出现5股同时涨停的盛况。此后西部材料、博云新材、圣莱达和法尔胜后期纷纷发布澄清公告,否认公司涉及4D打印领域,连网友都笑称这些所谓的概念公司真是“躺着也中奖”。
“A股资金历来热衷炒作概念,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但很多借着概念东风而被屡遭热炒的上市公司,其实本身和这些新概念并无关系。”申万投资顾问王超昨日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种概念乱炒已经成为了A股的一大奇观,比如今年年初时由于雾霾天气和流感隐患而热炒的“流感概念股”莱茵生物,在1月7日到15日的7个交易日中出现了6个涨停,股价暴涨80%。然而可笑的是,所谓的流感概念只是投资者的一厢情愿而已,虽然2009年莱茵生物曾因生产了抗甲流药物达菲的主要原料莽草酸而成为“甲流概念股”,不过如今莱茵生物的主营业务早已转型,公司主要产品已经转为主要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的提取物,与药品关系并不大。
概念炒作游资主导机构旁观
A股此前也热炒过“美丽中国”“智慧城市”等概念股,上述这些高科技新概念与其相比有何不同?“差别大了,环保概念这些是有实实在在的新产业政策在导向,但所谓的3D、4D、不老药这些就很荒诞了,这些新技术在国外都仅仅是刚开始,国内就更加只是个概念。所谓的相关公司顶多沾了个边,大多公司都难以靠这些所谓的高科技带来实际收入。”王超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高科技概念炒作背后,多遵循一个轨迹,即新概念提出——券商报告力荐——游资推波助澜——散户介入——主力资金高位出货、最后股价回落,最后套牢的还是普通投资者。
记者也发现,在这些高科技概念股背后主要是游资在推动,机构甚少介入。如4D打印概念的博云新材在2月28日股价上涨9.97%,“涨停敢死队”成员银河证券宁波翠柏路营业部买入约1407万元。另一家“敢死队”席位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则在同日买入了另一只4D打印概念股圣莱达约1845万元。随着投资者的疯狂炒作这两家公司股价连续暴涨,此后随着上市公司纷纷发布澄清公告,这两大营业部在两三天之后都迅速卖出。而接棒的投资者却被套牢在山峰。
推荐阅读
今年以来,IPO“撤单”企业已攀升至30家,这是证监会最新公布的IPO申报情况。在经历了严格的自查后,如今仍有849家企业排队上市。不过,业内人士预计,目前距离拟上市公司财务自查大限仅剩半个月,未来两周,排队企业>>>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弱市中游资狂炒“高科技”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314/26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