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6.23点,3月14日(美国时间),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创下历史最高收盘点,继5日打破117年(1896年)前的历史纪录后,该指数多次创出新高。
一系列的经济数据出炉,为资金进驻带来动力。就业人数增加、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持续增长0.7%,去年四季度的经常账赤字低于权威经济学家以及媒体的预期。不过这些宏观利好反映到股市上却略显夸张——3月14日,道琼斯指数十连阳,创下16年来最长连续上涨时期。
尽管美股狂飙,巴菲特仍然称之为“good value(值得买)”。瑞士信贷美国私人银行部门也于日前发布报告称,该行对投资美国股市的观点已经自一个月前的谨慎转为乐观。充足的流动性、具有吸引力的估值,较高的通胀预期,以及逐步回暖的实体经济让美国股票似乎成为世界资产配置中的最佳选择。之前的欧洲财务危机、美国自动减支机制一下子都被抛诸脑后。这与国内多位QDII基金经理的观点相同——大部分人士判断美股涨势仍旧会持续。
无论以上看多观点的基础如何严谨,对资金而言最具说服力的实证正是美股疯狂的涨势,即便再大声有理的风险预警也难以阻挡资金回流美股。不过这些资金郁闷的是,他们所熟知的中概股却并不是其中很好的投资标的。
资金流向美股
李先生的现身说法,让身边很多朋友开始投资美股。这位美国某上市中概股的前任CFO自2008年以来就持续用自身一半资金投资美股,目前收益远高于A股。这与大洋两岸大盘各类指数涨幅情况相佐证。这样的收益足以让他在朋友圈里作为谈资。
“2009年美股跌到谷底那会儿,很多人就开始动心思买点美股。”与他一样,这些资金多为外汇形式集中在国外经纪行代理交易。“虽然很难梳理出美股上多少资金来自中国投资者,但是经纪行的中国客户数量增长的确非常快。”汤森路透数据部人士表示。
美股风光映照出国内股市的黯淡脸色,资金开始向成长性更好的美国市场回流。但因为手续繁琐、资金限制以及了解程度不多,导致更多的国内投资者仍然将力量集中投放在面向海外的基金上。于是,QDII逐步成为对冲部分风险的另一只热门“篮子”。
所谓QDII,是指经证监会批准在中国境内募集资金,运用所募集的部分或者全部资金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境外证券投资管理的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2日),74只QDII基金中的53只收益为正,占比71.62%,平均收益为2.28%。3月里,QDII基金进一步走强,74只QDII基金的平均收益为0.79%,全面超A股基金收益。
不过,目前美国市场对于QDII基金仍为少量配置,主要资金集中在香港市场。投资于美国股市的基金仅有五只指数型的QDII基金,分别为国泰纳指100、广发纳指100、大成标普500、博时标普500和长信标普100。此外,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鹏华美国房地产和嘉实全球房地产等REITs基金将美国房地产市场作为主要投资标的;招商标普金砖四国指数、南方金砖四国指数聚焦在成熟市场上市的金砖四国企业;工银全球精选则在去年末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美股,相关产品在美股走强背景下同样具有投资价值。
其中,华宝证券日前研报就对美国房地产的投资前景青睐有加。“就美国房地产市场而言,经过了几年的政策调整,加之美联储多轮QE(量化宽松)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经济的缓慢复苏是既成的事实。房地产行业经过了2007—2009年的泡沫破灭期,恢复的前景依然十分乐观。”其中,投资鹏华美国房地产基金去年就取得了良好的表现,全年累计分红两次,今年以来涨势也得以延续。
据美国全球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数据显示,从去年下半年保持强劲流入的海外资金开始出现回流,“一旦资金流向发生改变,对于受流动性影响较大的港股市场将产生一定波动。”国金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前期国际热钱流入香港市场,推动了本轮港股的价值回归。此外美国经济数据回暖,美元指数强势反弹的背景下,资金出现再度流回美国市场的苗头。
一大政策利好或将支持这一流动趋势。3月14日,中国证监会就《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及其配套规则修订草案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相关规定适当降低了QDII业务资格的财务指标门槛,取消了基金管理公司净资产不少于2亿元、证券公司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等规定,修改后,在人员配备、公司治理、内控制度、规范经营等方面符合条件的公司均可申请QDII业务资格。此外,证监会还豁免了基金管理公司境外子公司担任QDII业务的境外投资顾问的条件,并调整了QDII产品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范围。
业内人士预计QDII业务将得以松绑,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向更加便捷,届时投资美股或美国市场资产的范围与方式也将更加灵活。
不过另一方面,这场资本跨洋流动盛宴的受益主角却是美国本土的明星公司。
纠结中概股
尽管道琼斯指数时隔5年多再次站上14000点大关,但中国概念股的拉动幅度却与此并不相称。根据粗略统计,道琼斯指数6月内(截至3月15日)涨幅为7.4%,而中概股指数却反跌2.1%。
原本预计期待逐步回暖的美股融资环境能为中国公司赴美IPO带来机会,如今却仍是一厢情愿。据本报了解,近年来创投突击投资遗留下大批待上市企业,目前有赴美IPO意向的仍不在少数,部分公司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相关文件,但由于市场原因,绝大部分公司对目前推进赴美IPO进程并不积极。2月份偶有一两家在小范围询价过程中放弃。
美国股市已成为大批一级市场投资资金痛处所在。截至2012年底,在美国的纽交所、纳斯达克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三处主板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先后共有280家左右,因财务造假、破产、未满足上市条件等原因退市的有45家,加上因私有化退市的近20家公司,目前仍保持上市状态的中概股仅剩200余家。其中股价与交易量低迷让大量创投资金至今也无法盈利退出。
对于国内投资美股的个体来说,这同样不是好消息。因为在他们投资的股票中,大多仍是自己熟知的中国企业。“到今天我仍然不会买facebook,因为我不用它,但是我会因为微博而买新浪的股票。”李先生这样的决定却并不是最赚钱的。截至3月15日,facebook近6月来涨幅超过22.7%,新浪却跌幅超过26%。
不过,一些另类的投资机会也让李先生赚过几笔,他曾于几只中概股被做空后火速抄底,比如去年新东方、学而思的几次大跌大涨。但随着做空机构对于中概股逐渐失去兴趣,这种机会也不复存在。
推荐阅读
中概股再掀私有化热潮。 3月11日晚间,先声药业董事会宣布收到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收购要约由该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任晋生、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和Assure Ahead Investments Limited 及其附属机构(买方集>>>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美股飙涨吸金回流 中概股仍难分一杯羹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316/26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