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深圳,生机盎然。来自衡阳的90后农村小伙许健,正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城市四处忙碌,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与父辈当年南下打工不同,许健没有在工厂流水线、建筑工地上“卖力气”,在辞掉一份高薪工作后,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目前正张罗着筹备生产。
位于深圳龙华新区华悦路的东辉大厦,是许健的亿佳音科技公司办公所在地。从2012年11月创立公司至今,许健和他的团队一直埋头捣鼓“智能家庭背景音乐系列产品”,吃喝拉撒都在这座写字楼里解决。
连续几个月操劳,让许健显得有点疲惫,但初次创业带来的激情却与日俱增:“这是我自己选的路,给自己打工,再苦再累都不怕。再奋战一两个月,我们的产品就能面市了。”
2007年10月,时年16岁的许健即来到中山市打工。最初,他进了一家小型灯具加工厂,负责打磨。“上班环境很差,只要机器一开动,整个车间就全是灰尘,下班后吐的口水都是黑的。工资按打磨铸件的多少算,辛苦一个月拿不到1000元。”在一次打磨中,机器上的砂带突然断裂,把许健左手大拇指指甲全部打掉,他不得不回家疗伤。
之后他再次赴粤闯荡,屡屡碰壁。许健意识到,还是要有一技之长才“吃得开”。2008年10月,他回到衡阳市,选择一家技校学起了模具设计与结构设计。
“学校只培训一年,我们学的都是一点皮毛,但毕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在许健看来,这一步走得非常关键。
从学校出来,许健直奔深圳,应聘进入一家手机公司,每月工资1700元。他勤奋好学,逐步熟悉了手机结构设计,技术进步很快。
2010年3月,许健跳槽来到深圳欧科通信公司,专门从事手机结构设计,月薪一下子飙升至4500元。他说:“这是一家刚成立的小公司,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事,我还有技术,拿这点钱是应该的。”
随着技术越来越好、经验越来越丰富,许健后来又多次跳槽,工资一路看涨,从6000元,到7500元,2012年3月达到8000元,工作领域也从手机结构设计,拓展到平板电脑结构设计。
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月薪8000元,意味着比该市2012年平均月工资的两倍还多。
“别人可能只看到8000元的待遇很高,没看到我这个背后的成本。”开始创业的许健,已经习惯用“成本―收益”对比的方式来衡量事物。他说,首先,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来学习、提高结构设计技术;其次,手机、电脑产品更新太快,稍微一落后就有可能被淘汰,这对他从事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压力,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有时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想想这些成本,你就会觉得我的收益不算很高。”
月薪8000元,不管放在中国当下哪个城市,至少不算低。然而,对于这份让许多人羡慕的工作,许健有着自己的思考:“天天加班,透支身体,不划算。我想趁自己年轻,从纯技术转向经营,多做一些尝试,就当是‘透支’梦想吧。”
拿了8个月的高薪后,许健毅然选择了辞职,怀揣着打工攒下的积蓄与他看中的“智能家居”市场,踏上创业之路。对于未来,身为小老板的他,描绘略显稚气而成熟:“等公司做大做强了,我也会招很多人来做事,或许我会从员工中看到我当年的影子。”
■记者感言
汗水决定香水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这句最近流行的广告语,的确道出了职场中的现实。
作为新生代求职者,90后与父辈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父辈当年只求“有事做”,而90后则希望工作体面、环境好、待遇高,这无可厚非。可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在你羡慕别人衣着光鲜的时候,你是否探究过人家背后流了多少汗水?你是否扪心自问过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如果你向往香水的迷人气息,如果你相信汗水决定香水,那么,趁着年轻,安心学一门技术;在枯燥的流水线工作之余,用心领悟现代工业的各种诀窍;或者,在你打工小有成就之际,去忍受一段寂寞和磨难,来一次创业,兴许能演绎一段“逆袭”的传说。
推荐阅读
一场源自硅谷、成长于北京的知名创业大赛“创新中国”的总决赛第一次来到上海嘉定举行。盎然春意中,全国海选出的创新创业精英、国内最活跃的投资人,在经济复苏的“春风”里互相“看对眼”。 在上海,这样规模的创业>>>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许健:辞掉高薪工作再创业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321/26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