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团队初始成员没有人离开,尤其在团队产生严重分歧之时。史蒂夫·布兰克回忆说,创业过程中与合作伙伴产生分歧,也意识到对方重要性,害怕失去这样的搭档,却因此经常陷入内耗。初创企业来说,时间和钱都非常有限,创业者重要的是尽快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即便是将这个合作伙伴踢出局,最怕的是做决定时非常犹豫,延误解决问题时机。
李开复也赞同史蒂夫·布兰克做法,称团队如果把有限时间进行内耗、公司政治斗争,甚至要团队两边站队,比如A和B找董事抱怨,C跟D找投资人找麻烦,那长痛不如短痛,直接将公司拆分或者让其中一个创始人离开。李开复说,创业过程只有12个月,把两三个月花在斗争里,所浪费时间不仅是2/12、3/12、4/12,还会导致公司士气不断下降。
李开复对那位创业者表示,中国没人是勉强来创业的。如果真正从内心相信事情能成,目标能达到,认为每天的工作是内心享受,大家就适合在一起创业,如果合作伙伴内心没有这种声音,真不愿意跟创业者一起干做,还不如找志同道合之人,而不是勉强对方。
创业无疑是艰难的。杀价帮创始人彭林曾透露,此前自己有个信念,认为可以把所有事情做好,但当投资人认为创业方向出现错误,一开始做法就是错的,拒绝投钱时,团队遭多重打击,大家想法都变化,是否还能坚持韧性,一直将事业做下去,这考验着每个人。
很多移动细分领域不再适合投资
早在2009年创新工场就将投资方向选择在移动互联网、电商、云计算等领域,尤其是押宝Android领域,并成功孵化出魔图精灵、应用汇、豌豆荚等工具类型产品。
李开复认为,移动互联网的速度要比PC快4倍,现在中国最聪明的创业者几乎都跳入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一定会找到。不过,如今移动互联网作为创业方向太广,里面有O2O,有衣食住行。
如同1996年、1998年马化腾、李彦宏都在做互联网,但慢慢会发现彼此做的方向不同。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策略也会越来越细分,创新工场会有不同小组来看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而很多领域已经被巨头占据,不太适合创业者做,这些领域已不再适合投资。“如果一个大公司已经做什么领域,创业者再去创业,这个太没有想象力,死亡概率太大。”
史蒂夫·布兰克也表示,在美国创业失败率同样高于90%,自己也曾创业失败,但投资者愿意继续投资,又给了自己1200万美元,这个故事说明创业失败并不意味着耻辱,如果创业者失败一次两次,从中获得经验,变得更加聪明,将来就能使投资产生回报。
史蒂夫·布兰克说,失败只是创业的一部分,应有更健康的环境来面对这些失败。成功的创业者,不应该重复巨头们在做的事情,而应尽量完善自己产品特性。大公司没有涉猎的,创业者应该看一下那些领域,同时还应该兼具勇气与激情。
史蒂夫·布兰克表示,自己在初创企业当中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做超出现阶段能力事情。作为创始人来说,应该在第一天就必须知道的技能是什么,而不是在第三年才知道。
推荐阅读
在海淘族日益壮大的今天,一位80后长沙伢子却放弃年薪200万元的谷歌工程师职业,回国创业把网店开上美国的“淘宝”亚马逊、ebay。不到两年,他创立的电子品牌Anker就“插上翅膀飞过海洋”,赢得美、英、法、德、意等>>>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李开复对话硅谷教父:你需要知道的创业8问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329/26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