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录

MSN大败局:创业者应学到什么?

作者: 来源:未知 2013-04-07 12:05:48 阅读403次 我要评论 直达商品

  好好研究MSN的处境,我发现,它的每一个问题单独来看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但恰恰又是用户体验里面一个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输就输在细节上,而细节最后很致命。它当年的成功,只是因为当时用户没有更好的其他选择。

  不过,这又让我联想到微信的处境。没错,我对它有些担心。它的兴起,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在往手机上转,另一方面是以往的IM里面垃圾信息越来越多,就像QQ上的人乱七八糟的,又都是用网名。垃圾关系越来越多的话,这个社交网络或者通信工具的价值会不断下降,维护成本也越高。但是说白了,在我看来,微信的核心仍然像QQ一样,也就是结交陌生人,很难保证过一段时间不会发生QQ之前的问题。

  也许这类产品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什么时候它变得臃肿,就需要被颠覆。就好像你的电脑硬盘不断地被塞进去东西,塞到后来的话,你唯一需要的是更新换代,换一台新电脑,而不是再去优化,再怎么优化它也都是乱糟糟的。

  “个推”创始人

  作为用户,我99年开始用QQ,2000年用MSN;QQ上面高中同学比较多,大学同学就基本上都是加MSN了。然后工作之后因为我觉得QQ太闹腾,就长期不用了,隔四个月上去一次看一下留言。

  MSN成了我的官方通讯工具,我的电脑设置为开机自动启动的只有它,然后就一直挂着。2006年~2008年这段时间,我基本上平时都挂着,因为在它上面大家不闹腾。在开心网出来之前,你不开机挂个MSN你简直就不是个白领。

  我也设身处地为MSN想过,其实它失去了好几次机会,才沦为现在的样子。

  首先是2006年~2008年之间的产品机会。做“个信”的时候,我挖了一个MSN之前的中国区总架构师,现在他还是团队技术负责人。他跟我讲过,MSN很扯的一个事儿是,版本升级必须是全球升级,基本是以美国的时间半夜为主,导致中国都是大白天升级,系统一升级用户就没法用了;后来跟美国总部去沟通,对方说咱们不可能考虑到每个国家嘛。MSN这么一个大产品,在中国每次升级大概会有10%到5%的用户就再也不回来了,团队都很痛苦:好不容易激活一个用户,一升级就这样子,这不是要把自己搞死吗?

  现在跟Skype合并之后,中国区还算相对独立。整个全球范围来看,在中国都算做了一些创新、本地化的东西,其他地方都是全球一把抓,总部还不断强调要保持产品的统一性,不要让版本分化。所以深层原因来看,MSN的死掉就是机构极其臃肿、决策不灵活导致的。

  包括MSN在全球撤出的新闻之后,唐骏也说过他倡导“加群”,群加得好不好很重要。其实对我来说,现在微信99%的活跃都是在群上,QQ也是这样,从最早的聊天需求,到后面的匿名交友需求,再往后实际上主要是群,相当于为大家建立一个通信录。MSN这几步都没走,从上来开始就一直是通信需求。MSN所谓的“群”根本不是群的概念,就意味着把一堆人抓起来聊天;而QQ是把群做得非常深的。

  还有QQ的“在线对其隐身”,这个很酷的,完全体会到作为一个用户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对人性的挖掘非常灵活。MSN从来就没有让你觉得酷,你使用它的时候,总会觉得“哎呀怎么这样,好吧,我从了”。

  包括MSN自己的Hotmail原来做得非常好——原本中国两类人嘛,“土人”就用163,“洋人”全用Hotmail。Gmail后来做好了,我没看到Hotmail怎么改进。微软的技术不至于比谷歌差到哪里去吧?到后来,我发现得邮箱者得天下,网易后来其实是邮箱带动了游戏,微信是靠QQ邮箱的经验做起来的。邮箱这东西是一个强账号系统,单兵生存能力强,只要你的用户体验好,天下其他产品关我屁事,我用着好就好;用我们公司的说法就是刚需、高频。

  然后,MSN又失去了和开心网、新浪微博合作方面的机会。MSN的用户体系跟QQ完全不一样的,它的用户体系是开放的,你输入用户名、密码就能把好友关系整个导出来,而QQ一直到现在为止还不开放。我说的开放是指,比如Facebook刚推出时,你的好友关系怎么建立?现在应该都是输入Gmail帐号,以前更多是把MSN帐号输进去,然后帮你导出来,你的好友关系都在里面了,这些人上来了就加为好友。在美国来讲,MSN的概念很先进,美国所有的社交网站的母体都是MSN。现在微信的关系是基于手机通信录导上来的;中国在微信这种模式出来之前,其实没有导用户的好方法,包括人人网和开心网都是导MSN。

  当时开心网把MSN导过去的时候,我还尝试在MSN上找人聊,发现人都还在。然后开心网起来,把MSN的活跃度带过去了,人都在那里互动了。抢车位是弱联系,等于把聊天形式从文字表达变成了抢抢车位、买卖好友这样的异步交互。

  跟开心网、新浪微博的合作,MSN没有做深,你能看出它挣扎了一下,把新浪微博上发的内容转到它的签名里面;但是导了用户之后,对微博有用,对它自己还是没有好处。它没有把主动权收回来,至少多做一些让用户活跃的东西。

  接着的机会是“3Q大战”。3Q大战让大家都看了一把热闹,我觉得那是MSN一个绝地回生的点。它如果有机会杀出来,秀一下情操,又是一个营销点,至少那批原来MSN的老用户实际上还是有节操的。

  但MSN不作为,连新浪都在推他的UC,MSN就没有落井下石。我觉得这个时候必须落井下石。3Q大战以前我们跟阿里巴巴的人也在聊,巨头之间相互打,根本没有任何打败对方的可能性,只有等其中一个人犯昏招。QQ出的那招其实挺昏的,只要有比较勇猛的东西攻上来,至少白领这块儿人群就能挖回来,因为QQ那时候有很多人去卸载它了,至少很多人对它有意见。微博上大家都在骂,连我哥、我姐、他们家读小学的小朋友都问我这个事情。MSN应该猛攻上去,直接把那批有情绪的人承接过来,那个时候大量的人在电脑上还装载着MSN呢。

  最后是移动端的机会。MSN到今天为止在移动端都没什么动作,原来它的移动端是包给PICA。360还弄了一个口信,包括盛大都先出一个Youni,大家都在做,却没有MSN的任何声音。最后微信成功,干掉了两个产品:手机QQ跟MSN。微信上来之后,MSN有点万劫不复的感觉。

  我觉得它经历的整个过程是:开心网出来之后,整个互联网走向娱乐化,MSN被开心网干掉了;然后开心网没落,人人网没有进入到白领阶层,最后QQ慢慢地渗透到开心网的那批用户,接着又出了微信。从用户流转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MSN把用户传给开心网,开心网再传回到QQ,微信来了之后,完全把白领接过来了。


  推荐阅读

  扎克伯格兼职中学教师:教授如何创业

据国外媒体报道,就算哪天如日中天的Facebook倒闭关门,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并不会失业,因为他还有着第二份工作——中学老师。 在接受美国《连线杂志》(Wired)采访时,马克·扎克伯格透露,每周他都会>>>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MSN大败局:创业者应学到什么?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407/264780.html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我的评论: 0人参与评论
验证码: 匿名回答
网友评论(点击查看更多条评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自媒体专栏

评论

403

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