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从2G时代发展而来,那时的手机CPU处理能力极低,上网速度也只有几kb,为了解决网速慢的问题,UC使用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先把用户要访问的网页抓到自己的服务器上,让服务器压缩页面后,再传到手机上。由于塞班自带的浏览器不给力,UC几乎成为当时用户的唯一选择。
诺基亚那个时代没有App,用户只能通过浏览器进入互联网。而今天,用户有大量App可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洪波说:“UC浏览器过去曾经重要过,但是今天它的重要性已经被替代了。”
他的结论是,传说中百度收购UC这事儿,给UC的估值不是太高,而是高得离谱。
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也是UC受到质疑最多的地方:UC浏览器的竞争环境已经和塞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本地App的冲击,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等等,数一数,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有十来个,而安卓、苹果等的原生浏览器做得越来越好,也减少了很多人使用第三方浏览器的机会。
但是,市场很小的时候,再独大也没用;市场很大的时候,几个百分点的市场占有率就很可观。移动互联网总的用户数在增加,整个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这对每个移动浏览器厂商来说,都是好消息。UC方面的数字是,目前在安卓上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亿。这个数字比当年的塞班时代大了好几倍。
UC产品总裁何小鹏说:“我们的增长比很多同行更快,我们的用户活跃度还在提高。而且我们现在发现,屏幕越大,网络越好,我们的活跃度提高得越多。”
何小鹏的理由很简单:“硬件在增强,今年六月份以后,基本上市场上出来的手机,最差的山寨机都是双核、500兆内存,而明年可能最差都是四核。网络也变得越来越快,3G到4G、4G到Wifi这样的变化一定是可期的。”
而在PC时代,这种事情是发生过的。在2007年之前,所有人看视频都要装一个客户端。因为用浏览器看很慢很卡,客户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缓存,视频很流畅。但是2008年之后,随着带宽传输效率的提升,在浏览器看视频不卡不慢了。今天大部分人看视频用页面,看优酷和土豆。
用户不是技术专家,用户需要的不是一个App或是浏览器,而是更简单快速的服务。
万普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波是UC的长期观察者,他将浏览器和应用商店列为移动互联网两大并行入口。他说,从长期来看,一定是用浏览器的时间多。因为应用商店只是用户在上面短暂停留,下载了应用就走了,用户黏性偏低。浏览器的商业模式比应用商店更广阔,浏览器里面更容易捆绑一些高价值的、商业性很强的服务。
根据黄波的估算,2012年,应用商店的入口量肯定超过浏览器,比例大概是二比一;今年浏览器会占到一半;明年的话浏览器有可能就会超过应用商店。
【想看更多互联网新闻和深度报道请关注乐购网官方微信。(微信号:乐购网)】
推荐阅读
DFJ投资创始人Tim Draper Tim Draper是创业投资界的传奇人物,DFJ投资创始人。体验过他演讲的听众想必印象深刻,因为他几乎每次都带着创业者齐唱一首《Risk Master》。 Tim一向勇于尝试新事物,他的Draper大学2013年>>>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创业邦杂志:UC到底值多少钱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4/20130408/26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