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想什么?很多来视吧母婴频道看直播的粉丝都会提到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家长们都自以为“我这么做是为了婴儿好”,白纸一张的婴儿需要我们的面面俱到的“帮助”。相反,很多时候我们的“帮助”正在给婴儿的成长造成阻碍。
比如有很多母亲在看直播时候抱怨自己的孩子根本不喜欢玩具,总喜欢搞破坏。
实际上,我们应该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是不是玩具;是不是适合婴儿的玩具;婴儿现在要干嘛。
首先,我们日常买的很多玩具仅仅是“看起来是给婴儿玩儿的”,原因只是我们觉得是、商家说是。
比如我们常常见到唱起来没完没了的各种动物玩具。说是唱,不如说很多玩具只是在不停吵闹。婴儿当然不喜欢。婴儿喜欢有秩序的环境,喜欢优美的音乐而非拙劣吵闹的电声。如果家长对于一件玩具都会感到吵闹、低劣,婴儿也不会喜欢。
在婴儿眼里,玩具和日常用品并没区别,他们都是在借助周围的物品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婴儿对于物品的选择也会本能的从“什么是我需要的”出发,而不是无意义的物品。
在接触、认知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婴儿喜欢真实。成长就是自身和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所以才会有他们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你在做的事情,以及与你的互动,在婴儿眼里这都是可以建立联系的活动。所以我们常常发现,给他们买的并不能讨他们的欢心。
我们都知道孩子很喜欢探索,对一切未知事物都很感兴趣,去触摸不论干净与否的任何物品。在没有安全隐患的前提下,让孩子尽可能的接触这个世界。
在蒙氏理论中,孩子们自发有序的、专注的活动都被称为“工作”,输出的是操作技能的提升、与环境联系能力的完善、和充分的内心满足感,区分于漫无目的的“玩耍”。既然是“工作”,那么孩子们就要有得心应手的工作环境、工作操作台、专用工具…如果家长们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孩子们会自发去寻找当前环境中最适合自己的小玩意儿,他们是在以自己弱小的力量向这个由大人主宰的世界抗衡。
请我们大人,对婴儿保持敬畏之心,不要粗暴地去干扰他们的世界,小心地呵护他们内心的种子。
推荐阅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往往由于所处的场景而触发出新的情绪和行为,因此,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关注”,而移动直>>>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她在视吧里直播婴儿的想法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5/30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