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播不再赚钱,是否还会依然火热?直播行业从诞生到崛起,令人乍舌的发展速度也令行业门槛成为了“0”。与投身直播浪潮的平台数量相比,用户数量短时间内是相对稳定。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令直播行业内的厮杀每天都达到一种新高度。有像视吧直播一样给用户与主播大把回馈社会,也有的像麻椒直播一样“把内容玩出新高度”。
曾经的直播很“单纯”
扎卡伯格曾表示:“直播是目前最让我感到激动的事……我已经被直播迷住了”。那时脸书的直播功能还是指针对小范围开放的状态。在完全开放直播功能后,无数用户以实际行动对直播做出了深情告白,再一次改变了互动模式。
扎克伯格表示:如果你回顾脸书近五年的历史,你会发现人们分享的绝大多数都是文本内容,而如今常见的是图片和其他可视化内容,如果向前推进5年,视频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倘若向更高更远之处展望,便可能会是更加具有交互性的内容,例如虚拟显示和增强现实。
大洋另一端,“直播”风口同样方兴未艾、更显百舸争流,据不完全统计,200多家相关创业公司正“野蛮生长”,巨头资金择机而入。随着手机性能、资费、带宽、摄像头等硬件条件的具备,直播互动将是社交的必然趋势。
直播本身是一个技术。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应用,游戏电竞行业会用来直播比赛、做电竞主播的内容,教育行业可以用来做远程授课。用户最核心是完成交朋友,基于直播,能很好地辅助用户完成从不认识到认识、分享生活和兴趣爱好这一系列过程的效率。每一个有才华或者特点的人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互动。比如歌唱达人、美妆达人,都非常希望得到喜欢自己的人的关注。直播能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厮杀没了下限
随着市场逐步的白热化,许多平台为争取用户用尽浑身解数后,开始用“黄”、“赌”、“毒”作为吸引用户的手段,触碰法律底线。这种无良的经营模式也令民众对直播的印象只剩下“胸残”。
针对行业乱象,文化部出手查处,多家企业也联合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1业自律公约》,承诺所有主播必须年满18岁且实名认证。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刘强指出,对于恣意践踏互联网文化管理的企业和个人,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禁止或者限制黑名单中的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和从事主播业务来减少社会危害,约束违规行为。
同时列入黑名单的主播,各个平台不得接纳其从事主播业务;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根据法律规定接受处罚、或停止产品内容的提供。
优质内容才是立足之本
在白热化的厮杀中争取用户所要付出的高额成本是无法避免的。但以哪种内容去吸引用户,都需要平台的自律。一个平台的持续发展,需要优质的内容、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需要的是交流互动的平台,而不是“猎奇”。视吧直播从第一天上线运营就坚持“给优质内容最豪的回馈,用优质内容吸引用户”,不以任何“无下限”博取用户围观。
推荐阅读
2017年第一个季度刚结束,一则关于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行的报告引起业内关注,研究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周三发布报告称,一季度 iPhone 7 出货量为 2150 万>>>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视吧直播的豪礼只送给最优质的你
地址:http://www.lgo100.com/a/05/30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