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米投资的平衡车公司曾一举收购了行业鼻祖segway,但是其被认为可以颠覆整个市场的999、1999的低价平衡车并没有出现,反倒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依靠淘宝平台的巨大流量以众筹的方式实现了。

相比于国外产品众筹平台以创意打动人,国内的众筹平台则主要是以价格取胜,作为一个泊来品,众筹这厮在蒸腾了整个2014年之后,就像再早几年的被玩坏的团购行业一样,幸存者寥寥,存者中有转型做智能硬件首发平台的,有转型做P2P金融的,有转型做股权众筹的。就在大家以为众筹是个伪命题的时候,淘宝、京东这种平台型玩家却凭借自身流量、资本等条件再加上火热的硬件产品,让这个本已经奄奄一丝的“预售”模式焕发了新的生机。
平衡车就是这种硬件之一。去年这个时候,一款售价9980的平衡车的成本大概是5000元左右,其中电芯、电机的成本比重最大,并且很多配件因为订单不足,供应商无法大规模的量产,所以单个成本较高。另外一方面,销售周期长,导致了厂家回款慢,分摊在渠道上的成本较高,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平衡车市场售价的居高不下。
而通过众筹,则将原来的成本投入——生产——销售——回款的链条调整为回款——成本投入——生产——销售,先收钱,再出货,加速了资金回笼。有了订单,又可以倒逼上游供应商的价格进一步降低。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经销商愿意一次性向厂家订购10000台平衡车,单台价格为3000元,并且可以全款一次性付清。那么平衡车厂家会答应这个买卖吗?答案是肯定的。
对于一个新兴的行业,或者非钢需的行业,“成本”二字依然称得上最强力的杠杆。众筹就是撬动这个杠杆的”伟哥“。通过众筹,将现金流导致,可以实现先收钱再发货,这也是众筹为什么低价的原因。然而,伟哥这东西,吃多了也伤身。

苛刻点说,这款平衡车在设计上、功能上、定位上并没有什么创新指出,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个1999的价格了。未来想要真正在行业中某的一席之地仅靠一次众筹是远远不够的,举一个例子就是,这款平衡车并没有解决小轮平衡车通过性过低的问题,一块转头高的台阶都足以让你的拉风戛然而止,想想,这一幕还真的挺尴尬的。1999元作为“土壕家的孩子的玩具”其实是个不错的卖点,而不是作为所谓的“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这尼玛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伪需求)。玩具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市场地位,虽然要比代步工具更为小众。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属于小众产品的,这个话题我们留作以后讨论吧。
昨天见了一个做智能硬件的朋友,告诉我他拒绝了京东众筹的邀请,当询问道拒绝的原因的时候,他的答复是“流量有限”,他认为这么一个小众的硬件产品,如果想要做众筹的话是需要自己不断引流到京东,对于这个理由我只能笑而不语。我突然觉得,或许我应该找个时间和他再聊一聊。
本期文章由可穿戴设备小乐为您翻译阅读,同时也感谢励志的句子小编的大力配合。如果您对于智能家居和平衡车还有更多兴趣请点击蓝色字体穿越把!
推荐阅读
交通安全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避免堵在路上或发生特大交通意外,很多人会选择环保的单车出行方式。三星推出一款智能自行车,目的就是让你在城市骑车上下班更安全。>>>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萝卜swan平衡车想要勃起,就靠吃众筹这颗“伟哥”吗?
地址:http://www.lgo100.com/n/che/900.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