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一直在鼓吹“智能交通”,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所谓的“智能交通”不是走心,而更多的是依靠设备区约束其他人的行为,比如如今用于预防“碰瓷“的“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到底有多火?
相比国外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中国对”行车记录仪”并没有强制性安装。2003年《汽车行驶记录仪国家标准(GB/T19056—2003)》颁布以后,也只是要求校车,公交车安装行车记录仪,私家车没有这样的硬性规定。但是随着“碰瓷”事故的屡发,车主们越来越有自发维权意识,所以近几年“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迅猛。据统计,如今90%的车主都会给自己爱车装上”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到底有多牛?
行车记录仪,等同于“汽车黑匣子”。它基本能将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完全纪录。这样就能实现:
第一,事故记录,避免多方争执,有理说不清。
第二,对付“碰瓷帝”,老子有秘密武器。
第三,事故保险认定时,能提供很好的凭证。
第四,记录你一路美好的风光。

行车记录仪为什么不标配?
很多车主都认为,行车记录仪这么好用的东西,为什么不标配?其实挺兄认为,只是时候未到!未来行车记录仪肯定会像“导航系统”一样成为选装,但是需要时间,至少目前“标配”还有如下困难:

第一,成本升高。以大众高尔夫为例,年销量20W辆,每台新车记录仪成本500元,那成本需要增加10亿元。那就纠结了,整车价格涨多少才能弥补利润,同时又不被骂黑心!
第二,供应商选择困难症。目前国内行车记录仪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可靠性有保障的屈指可数。
第三,质量可靠性如何保证?行车记录仪不像其他汽车配件,这涉及到交通事故法规项,严格意义上不允许出故障。如果恰巧出现交通事故时,行车记录仪也“秀逗”了,那厂家需要负主要责任。
所以如果你是主机厂,这三方面的困难,其实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行车记录仪市场的杂乱无章,该如何选择?
虽然目前国内行车记录仪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实际上行车记录仪目前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产品宣传失真。很多厂家过度宣传自己的产品,比如动辄所谓1200万像素的分辨率基本失实、画面清晰度远没有达到1080P高清解析度。所以选择行车记录仪,一定要找专业品牌行车记录仪,其推出的行车记录仪的可信度就高很多,建议购买前,一定要实测行车记录仪的清晰度和广角,确定真的如商家宣传的一样,再购买。
第二,品牌效应缺乏。十个车主有九个说不出自己行车记录仪的牌子是什么。目前这市场内,大部分是相互抄袭、仿制,完全没有创新意识和专利技术保证,同代理商随便丝印上一个自己所起的名字,于是就成了某“品牌”产品。而实际上,入行稍早,品牌意识交强的,也就那么几家。

第三,仪器标准缺失。目前国家对行车记录仪出厂标准的界定还是一片空白。到底应该从摄像头调校角度,还是从夜视清晰度,或者从抗颠簸的能力去评价,各说风云,行业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第四,行业监管缺位。标准缺失和监管缺位是一位双胞胎。目前行车记录仪的售后保障问题最为突出。虽然大多数厂家提供1年的保修,但是在车主权益受损时,维权渠道不透明还是成为最大绊脚石。特别目前大部分车主都在电商购买行车记录仪,服务体系不健全,机构运营不正规,所以三包政策的实施更是难上加难。
推荐阅读
越来越多车主意识到购买《行车记录仪》的重要性,但是你真的会买吗? 东莞百业汽配城一家专卖行车记录仪的店主陈先生告诉记者,打人事件成了行车记录仪的免费广告,>>>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99%车主选装这设备,可10个有9个不知装的是啥品牌
地址:http://www.lgo100.com/n/gps/1118.html
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