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
登录

儿童可穿戴市场看似火爆 仍难掩产品逻辑漏洞

作者: 来源: 2016-03-08 11:00:32 阅读446次 我要评论 直达商品

   即是是业内最具创新能力的苹果,其Apple Watch也没在功能性和实用性层面有太大突破。

  

 

  虽然可穿戴行业整体低迷,但其中的儿童可穿戴市场呈现出的气象似乎却有些不同。360、步步高、搜狗、百度、361°、腾讯、李宁则开始推出儿童智能跑鞋。一众智能可穿戴厂商似乎沉下心来,专注发力儿童可穿戴市场,寻找另一座金矿。

  这种扎堆儿童可穿戴市场的局面是多种复杂原因造成的,儿童群体消费习惯的特殊性以及可穿戴设备在儿童身上的实用性是其走红的关键,但必须认识到,如今的儿童可穿戴设备依旧难逃逻辑漏洞。从大环境来看,可穿戴设备如果不能在产品层面进行颠覆式的革新,或是针对各种场景重新设计产品形态,儿童可穿戴市场也很难从根本上迎来突破。

  可穿戴整体低迷,巨头们却在扎堆儿童可穿戴

  可穿戴市场的整体低迷是目前所有巨头都不可忽视的一个大环境。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初,SoC强大的处理能力曾让不少厂商幻想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个计算中心。正是如此,当时大量厂商进行了手表“手机化”的厂商。直到2013年,我们还可以看到,市面上存在大量搭载着安卓4.0系统的智能手表,这类智能手表除了屏幕太小以外,几乎就是一款手机。

  这样的智能手表被市场证明,纯属鸡肋。因为智能手表过小的屏幕无法承载手机上点按、滑动等幅度较大的操作,而且显示屏也无法容纳人眼可以舒适获取的信息量。随之而来的,则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入“去中心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少厂商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不再将智能可穿戴当成是取代手机的计算中心,只搭载少数传感器,与手机通过蓝牙等方式连接的智能手环成为了主流。

  华米科技生产的小米手环正是这一阶段的产品。客观来讲,小米进入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一市场很晚,2014年7月小米手环才正式发布。但是正是因为把握了用户需求,只是做好记步、闹铃、解锁等少数几个功能,又把过去手环数百元的价格直接做到79元,小米手环通过品牌效应迅速俘虏了尝鲜人群,在短时间内做出了千万级别的销量。而在这一阶段,华为等大厂也开始了自家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尝试,智能可穿戴设备似乎第一次真正在市场上立足。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推荐阅读

  尝鲜啦!有点小性格的Gear VR+电影院来了

     可穿戴设备 近日,一支来自荷兰的创业团队利用Gear VR在阿姆斯特丹(荷兰最大城市)开了一家电影院,名为VR Cinema。该团队表示,除了阿姆斯特丹,将来还会在柏林>>>详细阅读


本文标题:儿童可穿戴市场看似火爆 仍难掩产品逻辑漏洞

地址:http://www.lgo100.com/n/qita/1226.html

55

乐购科技部分新闻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供读者交流和学习,若有涉及作者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更正、删除或按规定办理。感谢所有提供资讯的网站,欢迎各类媒体与乐购科技进行文章共享合作。

网友点评
我的评论: 0人参与评论
验证码: 匿名回答
网友评论(点击查看更多条评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自媒体专栏

评论

446

热度